卓越绩效管理体系认证
为了引导组织追求卓越绩效,提高产品、服务和经营质量,增强竞争优势,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,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》,国务院颁布的《质量振兴纲要》的有关规定,特制订GB/T19580《卓越绩效评价准则》。
《卓越绩效评价准则》旨在指导组织提高其整体绩效和能力,并为组织自我评价和质量奖评价提供指南。
认证起源
《卓越绩效评价准则》是美国波多里奇奖(美国国家质量奖)评审标准,也称为卓越绩效模式(Performance Excellence Model),是当前国际上广泛认同的一种组织综合绩效管理的有效方法/工具,该模式遵循以顾客为导向,追求卓越绩效管理理念。
评价准则包括:领导、战略、顾客和市场、资源、过程管理、测量分析与改进、结果等七个方面。该评奖准则逐步风行世界发达国家与地区,成为一种卓越的管理模式,即卓越绩效模式。它不是目标,而是提供一种评价方法。
国家和地方政府通过设立质量奖项,树立典范,分享成功经验,引导企业追求卓越把质量奖作为追求的目标,企业通过不断地自我(或外部专家)的诊断寻找管理短板,实施有针对性的改进,不断地学习世界先进的管理经验,导入先进的管理工具,提升自身的管理水平,使企业取得优异的经营成果,提高经营质量、增强竞争优势,实现从优秀到卓越的目标。
《卓越绩效评价准则》结合我国质量管理的实际情况,从领导力、战略、市场中的顾客、资源、过程管理、测量、分析与改进、经营成果七个方面规定了组织卓越绩效的评价要求,为组织追求卓越绩效提供了自我评价标准,也可用于质量奖的评价。《卓越绩效评价准则》的制订和实施可帮助组织提高其整体绩效和能力,为组织的所有者、顾客、员工、供方、合作伙伴和社会创造价值,有助于组织获得长期成功,并使各类组织易于在质量管理实施方面进行沟通和共享,成为一种理解、管理绩效并指导组织进行规划和获得学习机会的工具。
认证流程
1、 咨询老师进为企业做资料,或者企业自己提交资料;
2、 签署合同,申报后准备审核资料;
3、认证公司受理后排定审核计划并通知企业;
4、资料准备及前期审核接洽;
5、现场审核;
6、审核完毕出具不符合报告或者整改项目;
7、咨询师协助整改,关闭不符合;
8、审核员提交报告给认证公司,认证机构进行报告审核;
9、 审核报告有问题,需要企业配合整改;
10、再次提交审核报告,认证机构审核通过后,向企业颁发证书;
11、后期监督
认证条件
1.企业营业执照副本扫描件(成立三个月以上)。
2.申请方应按照有效标准( GB/T 19580-2012)的要求在组织内建立企业信用评价管理体系,并实施运行至少3个月以上。
3.至少完成一次内部审核,并进行了有效的管理评审。
4.管理体系运行期间及建立体系前的一年内未受到主管部门行政处罚。
认证目的
1.帮助企业从单纯的产品质量管理提升到企业全面绩效管理。
目前,有些企业做IS09000质量体系认证并不是为了提高质量或管理水平,而是为了进入某市场而不得已而为之。而卓越绩效企业评价管理体系,则是向这些企业灌输先进的管理意识,使企业各个管理环节都达到完美,取得草越统效。
2.帮助企业从单纯的管理要求到追求更高标准。
引进《卓越绩效评价准则),是企业卓越的“成熟度评价”标准,对企业的管理体系进行“诊断式”的评价,从管理的“效率”着手,旨在发现企业或组织当前最迫切、最需要的改进,进而使企业或组织不断追求卓越。
3.帮助企业从追求成功到追求卓越。
《卓越绩效评价准则》规定了达到卓越绩效的标准和实现途径,一个追求成功的企业,它可以从管理体系的建立、运行中取得绩效,并持续改进其业绩、取得成功。但对于一个成功的企业如何追求卓越,则“卓越绩效模式”提供了评价标准,企业可以采用这一标准集成的现代质量管理的理念和方法,不断评价自己的管理业绩走向卓越。
4.参与质量奖评选
卓越绩效管理模式是国家质监总局推出的一个项评选活动,具体标准文件为最新版的推荐国标TGB19580-2012,TGB19579-2012;全国每年评选一次的国家质量奖,实为以卓越绩效评价准则为蓝本,各省也设有评选,一般命名为“省长质量奖”,也有个别的地市设立了“市长质量奖”的评选。
认证要求
# 追求卓越管理
# 树立顾客导向的经营理念
# 提高组织和个人的学习能力
# 重视员工和合作伙伴
# 要有应对快速变化的能力和灵活性
# 制定长期发展战略和目标
# 促进创新管理
# 组织管理必须依据绩效的测量和分析
# 社会责任与公民义务
# 关注结果和创造价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