什么叫“6Sigma”?
最近很多企业在活跃的导入“6Sigma Model”,但其实6Sigma并不是新的发明品。而是从过去常识为基础,一些突出的技法和最近年代中划时代的经营Concept,两者精妙的编织出的一种经营革新Model。
在6Sigma中使用的Tool(工具)除了平衡计分卡(balancedscorecard)这种部分近代经营管理技法以外,主轴是1950年代以来品质管理(QC)领域中开发,实用化的一些工具。重视客户或客户满意,战略性思考,Leadership等6Sigma的核心概念是1980年以后正式发展出来的经营Concept。
❤实践品质意识的新名字 - 6Sigma
6Sigma,一句话来说就是为了“向客户提供近乎完美的产品或服务”,实践原本的Vision,换句话说就是实践品质意识的一种新的经营革新模式。
6Sigma中简单的初级工具技法到专业级,活用多样化的技法。
所以是将品质或者Performance的变动最小化,达成目标水平并维持,解决问题,长期维持确保客户满意的活动模式。
“6Sigma”是表示将不良或缺陷的目标设定为“0”的一种活动。
6Sigma管理变动,所以会活用到统计学技法(统计学是与变动有关的理论)
❤产品·服务缺陷改善到Zero为止
Sigma在统计学中是体现 ‘总体的标准偏差"的符号,是希腊文字。
标准偏差是某个数据集合体 (统计学用语中称为总体)中的各个数据有多少散布的统计值.
也就是说品质或其他Performance数据越多标准偏差越大。(在这里统计学的说明就免了)
1970年代日本TQC中的“PPM管理”或 1980年代MOTOROLA里“6Sigma”的核心概念也都是“缺陷Zero”。
但如果说有一点不同的话,那么“PPM管理”活动的目的是在企业内部,“6Sigma”则是企业外部。
如果“PPM管理”是在企业设定的品质基准中以生产,品质保证和生产效率为主力的话,那么“6Sigma”则是彻头彻尾的以“客户要求”或“满足客户”为起点,洞察客户的需求彻底的以客户为中心进行思考,从而实现“缺陷Zero”的活动。
6Sigma里“缺陷Zero”的概念不仅仅限于生产Process,而包含事务间接等所有领域,提升可靠性和经济性并维持的活动。